消费者对保健食品效果期待过高,并普遍重视“效果”,促使不良商家铤而走险,置有关法律规定于不顾,在保健食品中大肆添加药品。这绝不是个别现象,已经成为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“绊脚石”。
很多人在食用保健品的时候,总是追求“效果”。效果,其实是“疗效”“治疗作用”“短期见效”的意思,而这样的效果只有靠药物才能做到,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(不管它外表看起来多么像药品),所以保健食品是不可能达到这样效果的。
如果消费者一味地追求保健品的效果,就促使了商家造假的行为。很多不良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重视效果的消费心理,非法在保健食品中添加相应药品,比如在降糖类的保健食品中添加降糖药、在减肥类保健食品中添加减肥药、在改善睡眠类保健食品中添加安眠药、在改善性功能类的保健品(正规保健食品审批时,根本不包括此项功能)添加壮阳药(伟哥的成分)等。消费者不是想要效果吗?很容易,加点药就可以了。
所以,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追求效果,而是要本着细水长流,长期保养的心态来选择保健品。只有这样才能让保健品行业生产安全可靠的产品。虽然,整治非法添加药品当然要依靠有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测的力度,让不良商家显出原形。可是,“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产品”,如果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效果缺乏客观的认识,急功近利,那么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药品的顽疾是很难根治的。